新闻中心
工作动态
政策法规
党建中心
通知公告
培训动态
计量、质检科普知识
  • 客服中心
  • 院务公开
  • 工作时间:
    周一至周五 9:00-12:00; 13:00-17:00 (冬季)
    周一至周五 9:00-12:00; 13:30-17:30 (夏季)
    法定节假日休息
  • 电话:0951-8614022
    邮箱:nxjzyrsk@163.com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计量、质检科普知识 > 正文

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之尺幅千里

发布日期:2021-10-20

汉语拼音:chǐ fú qiān lǐ

出处和示例:◇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昭胄传》,“幼好学,有文才,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◇唐·徐安贞《题襄阳图》,“图书咫尺,千里意悠悠。”◇清·何绍基《与汪菊士论诗》,“然未尝无短篇也,尺幅千里矣;未尝无淡旨也,清潭百丈矣。”

成语解释:尺幅千里原指一尺长的画幅却呈现了千里长的景象;小幅的画中展示了广阔的空间。比喻诗文、图画等篇幅虽小但意义深远,也比喻外形虽小但内涵很大。该成语还用于表达深远的气势和意境。

链接度量衡:“尺”在这个成语中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。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=10寸,但历朝历代“尺”的量值并不一致。“尺幅千里”成语出自唐代,描写的是南朝的故事。《唐六典·金部郎中》曰,“凡度,以北方柜黍中者,一黍之广为分,十分为寸,十寸为尺,一尺二寸为大尺”,故按唐代尺度分“大尺”“小尺”。“小尺”只限于“调钟律测暑影,合汤药及冠冕之制”,除此一般都用“大尺”,所谓“公私悉用大者”。唐时大尺1尺约合30.6厘米,按南朝时的尺度1尺约合24.7厘米。

来源:《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》(郑颖、刘海鹏、陈昂编著,中国标准出版社)

版权所有©2018-2020 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 宁ICP备18000602号-1

地址: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清园路1-1 业务电话:0951-5032898/5032243/5032861 培训电话:0951-8614145 监督电话:0951-5059478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9:00-12:00(上午);13:00-17:00(下午)     法定节假日休息

建议(1440*900) IE7.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

培训
动态
业务
办理
关注
我们
投诉
举报